防辐射面料网,免费分享专业的防辐射面料产品、资讯、知识、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等

防辐射面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防辐射面料资讯

防辐射面料资讯

文化强国的汉服篇章

面料知识分享2022-01-05 13:25:01防辐射面料资讯1003来源:防辐射面料

  汉服是以护体衣物为物质形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合文化符号体系。汉服伴随古老的中华文明而生,历经五千多年风雨,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载体,与中华传统饮食、建筑和汉字汉语等共同构筑成恢宏的中华文化大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靠,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体系的重要表征,是以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和规范的文化生产和消费习俗。其作品是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外化,由中华文化精神、中华制度文明、中华传统服饰形制三个自内而外的部分构成,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汉服复兴与国学复兴、中医复兴、传统礼仪节庆复兴共同构成弥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短板的整体复兴。

  汉服是中华传统服饰的主干。作为国粹,汉服贯通中国历史各代王朝、地域,是全体华夏儿女共同创造、共同享用的,稳定存在的民族文化体系。自《周礼》规范了完整系统的衣冠礼制后,虽然每个朝代都受“改正朔、易服色”的衣冠服制影响,汉服始终代表清代以前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为古代中国赢得“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等诸多美誉。汉服断代沦为中华服饰暗流三百余载,即使枝节在今天依然巧夺天工、价值连城。包括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蚕丝织造技艺、蚕桑习俗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服饰类项目达12项之多,列入的则达225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浪潮奔涌的时代条件下,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服饰典范的汉服必然会焕发出迷人的丰采,填补中华民族没有公认的正统服饰的空白。

  汉服蕴含着由道法自然、天圆地方、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以右为尊等核心概念构筑的中华话语系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具有文雅而恢宏、正直而宽厚、仁爱而洒脱的内在品格,显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汉服轻形式重精神,轻虚幻重体验,雍容典雅,深邃灵动,体现了中国人追求随心所欲不逾矩、含蓄蕴藉守太和的审美理想,具有独特的中国气派。

  汉服的复兴,意味着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实现。一是更优物质生活的获得。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进程中,汉服不再是一件御寒裹体的衣服,而是有消费能力选择面料、做工、价格的人体第二款皮肤,是整个社会恩格尔指数下降带来红利的展现。二是更高精神文化生活的享有。诗与远方中的远方不仅是空间距离,也是时间距离。汉服的回归不是穿越,而是在认知、礼仪、节庆等方面与历史的真正打通,是文化生活的丰富,审美素养的提升,精神品格的强化。一套汉服,坐着是一个文化修为的展柜,走着是个人魅力的T台。三是更为明确的中华民族身份的确立。日本、韩国、越南、印度皆以服饰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身份建构的重要途经。只有全方位确立中国人的身份,全体国民自信地穿上代表当代中华文化精神的标志性服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中华民族才能平等地并列于世界民族之林。

  汉服的复兴,标志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有效构建。汉服中断于满清的暴力胁迫,但汉服逐渐走向消亡的观点并不成立。汉服凝聚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寄托着持久浓烈的民族感情,焕发着璀璨夺目的艺术光华,不可能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湮灭。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看,汉服的退隐只是暂时现象。现在的汉服复兴,实质是汉服中断发展后的重启。300多年来,汉服由于改朝换代而被强行中断发展进程,其间充满民族之间血与泪的记忆;由于列强入侵而随中华传统文化一道遭受批判放逐,其间充满内心的决绝和悲怆。汉服在新时代的重启、发展与复兴,尤其是具有代表当代中华民族统一气质的新时代汉服的出现,对于深化有关民族关系的历史事件的认识,抚平民族冲突造成的历史创伤,冰释兄弟民族潜意识中的宿嫌,增进中华各民族的同胞感情,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汉服的复兴,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终完善。服饰及其礼仪制度展示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政治情况,是一个民族生活风俗、宗教信仰、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的积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钟敬文先生说过,服装在中国社会中不仅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往往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符号,其中蕴含着很多象征性和意识形态的理念或其背景。在56个民族中,汉民族是唯一没有代表性服饰的民族,这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占14亿人口92%的主体民族来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都是十分遗憾的。在中华服饰体系中,无论从时间长度、内涵厚度、影响广度上看,汉服能代表中华服饰,代表中华服饰未来的前进方向。只要汉族没有代表自身身份的服饰,就很难确定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份服饰;而一旦汉族身份服饰诞生,代表中华民族身份的国服问题就迎刃而解。新时代汉服的面世和推广,将是中国对世界时尚文化的重大贡献,华夏民族的民族形象将在汉服的衣袂飘飘中完美展现在世界各民族眼前,使世界民族之林的风景更加靓丽,这必将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祝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大事,全球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大事。

  新时代复兴汉服已经到了万事俱备的地步。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势头强劲。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政府自上而下展开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安排部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之高,达到百年来前所未有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越来越多的年度频次就此发表讲话,高屋建瓴夯实其国家民族根脉的基础地位,一以贯之肯定其思想引领、智慧源泉和精神支撑的重要作用,画龙点睛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关键举措,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为全国人民树立了礼敬传统、守护传统、弘扬传统的榜样。在领袖号召力、政党执行力、民众行动力三合一形势下,伴随中国成为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去年以来在抗疫方面取得的成就,爱国、爱党、爱历史、爱传统文化正成为民族自觉,大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气节的认同和回归直线上升,汉服复兴得以倍速向前推进。

  二是服装行业生产力强大。我国拥有17万家服装制造企业,从业人数826万人,年服装总产量约700亿件,建立起完备的服装产业体系,获得了显著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力,到2020年已基本实现服装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在全球疫情严峻态势下,我国服装行业表现出顽强的韧性和卓越的创新精神,产品供给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稳步提升,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在2035年建成对全球有创造、有贡献、有推动的时尚强国的奋斗目标。汉服的复兴为我国服装业引领全球产业变革、提升产业价值创造、角逐时尚话语权提供了超越之路,雄厚的服装业实力则为汉服复兴提供了充分的产能条件。

  三是汉服市场供需双方潜力强盛。需求一方,汉服爱好者由2014年的30万,到2019年猛增到356万,5年间翻了11倍。截至 2020 年 10 月,抖音上排位的汉服话题累计播放 422.9 亿次,粉丝数量达两百万的汉服标签博主约 13 位;微博上“汉服”话题的讨论量 448 万,阅读量 41.1 亿;B 站汉服频道精选视频的播放量累计11.1 亿次,话题栏浏览量 1.6 亿。据一项调查,超过62%的受访者有购买意愿,包括海外在内的潜在用户达 4.15 亿人。生产一方,近10年来,我国汉服相关企业的年注册量均呈同比上升趋势,如2018年突破200家,达到226家;2019年出现巨幅增长,全年新注册企业900家,同比增长298.2%。销售一方,数据显示,国潮服装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09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0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2%。2018年汉服专营的淘宝店815家,同比增加160家。销售业绩好的“汉尚华莲”年销售金额达8千万元,其他如“重回汉唐”“十三余”“兰若庭”等年产值均达到千万以上。

  按照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复兴汉服一是要加强理论研究。认识上,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而是活态的社会习俗。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汉服。如果说传统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新时代汉服则是以传统汉服为依据,吸收少数民族服饰基因,适合当代人着装需要,代表中华民族的汉服。加强文化整合功能研究,让新时代汉服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符号,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思想上,加强汉服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汉服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件,深刻阐明传承发展汉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汉服是在与兄弟民族服饰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汉服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属性上,汉服包括文化属性与自然属性,二者密不可分,同样重要。文化属性构成汉服的精神价值,自然属性构成汉服的经济价值。轻视自然属性,汉服复兴没有根基;轻视文化属性,汉服复兴不能持续。要研究《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二十四史舆服志等传世经典,研究纺染织造、刺绣、地方民族服饰的非遗项目,弥补对汉服文化属性认识不足的短板,为汉服设计、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二是发挥多方力量。衣冠制度是重要的国家制度,各个华夏朝代都以继承汉衣冠为神圣的国家大事,二十四史因此专门编纂了舆服志。作为国家行为,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研究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对传统服饰振兴做出总体部署。落实好这些《意见》要求,要制定好汉服复兴的行动计划,做好顶层设计,安排好汉服复兴的时间表、任务书。中央主管文明建设的部门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汉服传承发展工作格局。汉服行业是重要的文化产业,文化和旅游系统应把汉服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工作范围,为汉服传承提供文化和市场保障。新闻媒体应加大对汉服的宣传力度,大张旗鼓传播汉服文化,为汉服复兴营造良好的国内外舆论氛围。

  三是分步推广应用。自回归以来,汉服已吸引广泛关注,集聚起初步的爱好者群体,在服装发布会和旅游区成为习以为常的“国潮”风景,成为引发燎原大势的火种,但距离汉服复兴的目标还比较远。恢复汉服的应有功能,再现汉服应有的辉煌,建议具体的推广步骤如下:在场景上,由艺术服而礼服而常服。当前汉服穿戴还是属于在特定文化空间展示艺术美的范畴,今后可将汉服作为礼服向国家、社会、人生仪式,以及文化、教育、科技等行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场所推广,后推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起居。在类别上,由国服而行业服而常服。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人员、政府官员、各界知名人士率先倡导,在外事活动、重大节庆活动等场合以汉服为正装,而后教科文卫体、工农商学等随之跟进,推出具有行业特色的汉服,后推向广大的城乡大众。在人群上,由青年而儿童而其他。目前汉服爱好者中,16到35岁年轻人占91%,且女性居多。据此可设定先在崇尚传统又追求时尚的青年身上推开,然后普及到婴幼儿和少年儿童,再到36岁以上的人群。地域上,则由都市而城镇而乡村;季节上,则由春秋服而寒暑服;国别上,则由中国人而国际人士,终形成覆盖全社会、全人生、全气候的宏伟景象。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趁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浩荡东风,有理由相信,有唯一的文明古国强劲而持久的传统文化复兴思潮作为消费动力,有大发展中国家充沛的资本投入,有制造业大国无与伦比的产品生产能力,有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世居的960多万平方公里的消费市场前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富裕作为购买力保障,汉服的伟大复兴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样,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时代轨道,汉服梦一定会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愿景中绚丽、欢快的篇章!


关键字: 文化强国 汉服篇章 AAADF3RSEGDTHIU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00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