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面料网,免费分享专业的防辐射面料产品、资讯、知识、供应商、生产厂家等等

防辐射面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防辐射面料资讯

防辐射面料资讯

织布工匠再啃“硬骨头”要造环保耐磨纱线

面料知识分享2024-08-15 10:07:59防辐射面料资讯83来源:防辐射面料

织布工匠再啃“硬骨头”要造环保耐磨纱线

南方日报记者 高绮桦

永无止境:“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免上浆纱线的研发只完成了50%,要攻破剩下的50%,还需要一段很漫长的路,这段路也将更难。”位于佛山市高明区的溢达集团研发中心内,高级工程师何小东与其团队正在进行免上浆织布的实验。

在攻克8个世界难关纺出全球细纱线的“助攻”下,去年何小东获得了佛山市“大城工匠”称号。过去一年以来,他未曾停息,仍活跃于研发一线,又给自己找来一道世界性难题——免上浆织布。

过去材料经过了上浆过程才具备织布所需的条件,但浆料对环境污染较大,免上浆技术的研发,一方面要保持纱线的耐磨性,使其在织布过程中的断头数不增加,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纱线质量,让衣服质地更好。

这样的目标在同行看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何小东却坚持认为,“工匠不应自我设限,而是要通过不懈努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今年3月,他终啃下了免上浆织布这块“硬骨头”,手工制作出10多公斤的免上浆纱线,实现零的突破。

花10年攻克世界性难题

继攻克8个世界难关纺出全球细纱线后,何小东又给自己找来了一道世界性难题,那就是实现纱线的免上浆织布。

由于织布机都是高速喷气式型,冲击力大,过去只有上浆后,纱线才具备耐磨的特性,如果不上浆,织造的过程将难以顺利完成。然而,上浆的浆料不仅具有难以降解的材料,而且退浆过程需要高温进行,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对后端废水处理造成压力。如何在保证面料质量的前提下,省去上浆工序,这个问题何小东已经钻研10年。

为了验证技术的可行性,何小东和团队成员在车间内进行了无数次试验。

事实上,要织出100米布,需要用上将近万根纱线,总长度约为100万米。如果使用上浆技术令纱线耐磨并具有可织性,100万米纱线上可能仍会保留将近20个弱环,概率为0.002%,这些弱环会在织布机的高速摩擦下断裂,令织布机停机。按照传统观念,免上浆会使这100万米纱线产生更多弱环,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在实验的过程中,何小东与团队成员细心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找出影响纱线硬度的因素。

就在今年3月,何小东及其团队终啃下了免上浆织布这块“硬骨头”,成功手工制作出10多公斤的免上浆纱线,实现零的突破。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免上浆纱线的研发只完成了50%,要攻破剩下的50%,还需要一段很漫长的路,这段路也将更难。”

何小东形容,当产品标准不断上升到新的层次,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棘手,这时候就需要从新的基础上从零开始研发,难度系数将呈几何级增长。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当免上浆工艺成熟并大规模投入生产后,将能极大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升纱线质量,从而令衣服质地更好,手感更自然舒适。

让舒适面料具备雨衣功能

生产工艺的创新,也让产品功能多样化成为可能。溢达集团研发中心总监张玉高介绍,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溢达不仅正研究具有复合功能的保暖衣服,还成功研发拥有防水、防污等功能的衣服。

如何让衣服既保持其舒适性、透气性以及柔软的手感,也要实现防水功能,成为张玉高及其团队的研发难题。“我们首先对衣服面料、防雨所需材料等进行分析,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同时也要考虑布料的厚薄程度,再反复进行配方实验。”

纯棉材料薄,没有化纤成分,雨在拥有向下的力的情况下,很容易会渗透到衣服里,因此对防水功能的要求高。凭着20多年的制衣研发经验,张玉高认为,这并不是难以克服的技术,但考验团队的耐性。除此以外,研发团队还需要兼顾衣服在市场上售卖的标准要求,比如衣服至少能洗20次以上。每增加一个小要求,配方都需要进行一番调制。

那么,研制出来的棉质布料该如何检验其防水性呢?通常情况下,团队成员会把布料平坦放在水龙头前,调试不同的水速,观察不同时间段里,水是否出现往背面渗透的情况。此外,研发团队还根据有关标准,测试布料的拒水情况,并将其来回洗20遍,再检查其拒水情况,务求做到功能衣服跟普通衣服一样耐洗。

“做服装,就是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生活。”张玉高表示,结合市场需求,溢达研发团队将非纺织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到纺织行业当中,创造出众多新产品。借助国际一线客户敏锐的市场触觉,溢达也能从中窥探纺织行业发展的潮流趋势,更快更好做好研发工作。

从原料端注入环保元素

为何纺纱和织布等环节容易出现创新效果?在何小东看来,纱和布料在纺织服装产业中属于原材料环节,而原材料的创新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许多终端产品创新的重要基石。

“几十年来,溢达都专注做好一件事——棉纺织。”何小东介绍,为了研制出具有实用性的“全球细”700英支纱线,研发团队对世界多种做纯棉的材料进行深入研究,终利用埃及棉纤维细但不是长和新疆棉纤维长但不是细的特点,采用适当混合的配棉,突破了现有的工艺限制。

这样的材料加上特殊的生产工艺,不仅有效降低棉条短绒和棉结,还能得到适用于生产超细纱线的粗纱,使生产出的纱线含有高达80%的水溶性纤维,经过处理后保证了水溶性纤维去除之后剩下的20%棉纤维不会散脱,为利用全球细纯棉纱制成色织产品提供条件。

一直以来,张玉高带领的研发团队都在思考如何让纺织品的原材料更加绿色环保。“在原材料方面溢达主打天然纤维材料,包括纯棉、棉花与羊毛混合,以及棉与毛绒毛混合的产品,特别是在材料上色方面,我们创新采用天然染料,在国际上已有一定影响力。”

据了解,现有染料大部分为合成染料,其原材料为不可再生的石油产品,张玉高希望能从植物里提取染料成分,制作成天然染料。

“我们花了10多年时间才攻下天然染料的难关,并推出市场。虽然是环保绿色可再生的材料,但其应用难度也较大。”张玉高表示,天然染料的色牢度较差,洗涤过程中容易褪色,如何提高色牢度成为研发团队未来的研究重点。

对话

“我的人生字典没有‘好’只有‘更好’”

作为企业的研发主力,溢达纺织高级工程师何小东几乎见证了溢达纺织的每一次技术性能蜕变。去年何小东获得佛山市“大城工匠”荣誉。对此,他表示,自己将继续凭着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做事。

“我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好’,只有‘更好’。作为一名工匠,就更应当如此。”何小东说道。

南方日报:过去一年,“大城工匠”这一荣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何小东:政府给予我工匠的认可,这对于我来说既是认可也是鞭策。我要给研发人员树立更好的榜样,带动更加多的人学习工匠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有人曾问,研发过程要经历那么多次失败,会不会很灰心丧气。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坚信,在工作中,只有暂时不成熟的条件,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潜心研究,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也许会因一瞬间的“灵光一闪”而迎刃而解。

南方日报:你认为,作为一名“大城工匠”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何小东:首先要把自己的份内事情做好,做研发的要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就算别人说不可能,你也要告诉自己,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不可能也将会变成可能。其次要有创新精神,要不断尝试,想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新点子。后要不怕失败,因为创新本来就有很高的失败风险,不能被一次的失败而打倒。

我在纺织行业工作多年,清楚了解到行业里还有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改进。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好”,只有“更好”,作为一名工匠,就更应当如此。

来源:广东溢达 南方日报

扩展阅读:https://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657.html
扩展阅读:https://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387.html
扩展阅读:https://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1-58.html
扩展阅读:https://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381.html
扩展阅读:https://www.tpu-ptfe.com/post/7718.html
扩展阅读:https://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43-756.html
扩展阅读:https://www.yingjietex.com/product/Dobby-Polyester-OXFORD-Fabric-5.html
扩展阅读:https://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400.html
扩展阅读:https://www.yingjietex.com/product/800D-OXFORD-Fabric.html
扩展阅读:https://www.yingjietex.com/product/Two-way-stretch-satin-Printing-fabric.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8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Baidu
map